标准防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WEB应用开发框架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标准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环境清洁消毒、呼吸道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

1、手卫生:

手卫生是阻断病原体传播的基础措施,采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至少4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揉搓20秒。重点清洁指尖、指缝、手腕等部位,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后必须执行。医疗机构需在诊疗区域配备洗手池或手消设备,定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

2、防护装备:

根据暴露风险选择防护装备,一次性医用口罩可阻挡飞沫传播,N95口罩用于高风险气溶胶操作。护目镜或面屏防止黏膜暴露,隔离衣或防护服用于血液体液喷溅风险操作。使用前检查装备完整性,脱卸时避免接触污染面,按规范顺序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

3、环境消毒:

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床栏需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血液污染时立即用2000mg/L浓度处理。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或化学喷雾,密闭空间作用30分钟以上。

4、呼吸道防护:

咳嗽礼仪要求用纸巾遮掩口鼻,无纸巾时屈肘遮挡。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病房保持通风换气每小时6次,负压病房用于空气传播疾病,排风口需安装高效过滤器。

5、废物管理:

感染性废物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密封,锐器放入防刺穿容器,标注产生科室和日期。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转运车辆密闭运输,最终由专业机构进行高温焚烧处理。普通生活垃圾按市政要求分类收集,避免与医疗废物混放。

标准防护需配合健康监测与免疫接种,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并接种乙肝、流感等疫苗。日常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提升免疫力,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增强体质。护理操作前后严格遵循七步洗手法,工作服每日更换消毒,眼镜等个人物品每周用75%酒精擦拭。建立防护用品检查制度,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且不过期,应急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以巩固防护意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咸阳航空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好文档资料网  香港九苹王卫浴(泉州)有限公司  拉萨机场广告  道家养生功  河南胖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职场必备  百度国际大厦  城市活动  达安康保健品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