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的训练方法区别

|WEB应用开发框架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的训练主要通过动作角度与发力模式实现差异化刺激,主要区别在于肘关节屈曲角度、肩关节位置及负重方向。

1、肘关节角度:

短头训练需保持肘部贴近躯干,如窄距杠铃弯举,肘关节屈曲角度大于90度时短头参与度更高;长头训练则需肘部稍后移,如斜托弯举,肘关节伸展状态下长头肌纤维被充分激活。短头侧重肘屈功能,长头兼具肩屈作用。

2、肩关节位置:

手臂后伸位如仰卧上斜弯举能预先拉伸长头肌纤维,提升其收缩效率;手臂前屈位如牧师凳弯举则减少长头参与,更集中刺激短头。肩关节屈曲30度以上时长头激活度下降约18%。

3、握距差异:

宽握距1.5倍肩宽侧重长头刺激,因力学杠杆作用使长头承担更多负荷;窄握距小于肩宽增加短头激活,研究显示窄距反握弯举时短头肌电信号强度提升22%。

4、旋转方向:

旋后状态掌心向上训练中,前臂外旋30度可额外激活长头;旋前状态锤式弯举则更均衡刺激两头,但对肱肌协同刺激增加15%。长头在旋后末期参与度达到峰值。

5、动作轨迹:

弧线轨迹动作如绳索弯举通过持续张力侧重长头发展;垂直轨迹如集中弯举利用顶峰收缩强化短头。长头在离心阶段贡献60%以上张力,短头在向心阶段发力更主导。

建议将长头训练安排在肩部训练日后,利用肌肉预疲劳提升刺激效率;短头训练可结合背部训练进行协同强化。每周保持2-3次分化训练,采用12-15RM负荷,组间休息45秒。训练后补充乳清蛋白与快碳,促进肌纤维超量恢复。注意动作全程控制,避免借助惯性代偿,长头训练建议增加2秒离心收缩,短头训练侧重顶峰收缩保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咸阳航空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好文档资料网  香港九苹王卫浴(泉州)有限公司  拉萨机场广告  道家养生功  河南胖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职场必备  百度国际大厦  城市活动  达安康保健品商城